紫砂壶养出和尚光怎么办
茶壶种类众多,紫砂壶却算得上是众壶中最“讲究”的一款。历史上即有“刷洗后售卖茶壶而身价不名”的传说,意为紫砂壶经过刷洗后再售卖,壶的售价将大打折扣。
虽然这一传说有失科学内涵,但不得不承认,紫砂壶在经过良好滋养后,它的泡茶功效优于其他陶瓷茶具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这些只发生在紫砂壶身上的传说,也充分证明它的与众不同。可为何只有紫砂壶才需要“养”呢?
特立独行紫砂壶
紫砂壶的养护目前已经形成了专门的一套方法。有人专门为砂壶的养护设计了养壶刷、养壶笔,甚至还有人设计了养壶机。
在紫砂壶的藏养使用者中, 各家对如何养壶也都自有一番见解和方法。
紫砂壶壁内的胎体结构(双气孔结构、分子以鳞片方式排列),使它能够吸附茶汤中的茶浸出物(紫砂壶茶具的吸水率为1.6%~7.05%),促使胎体发生变化,壶身发亮,并能够散发出茶的原始香味。
玻璃、瓷质、不锈钢等材质的壶,因其胎质致密而不透气,难以使茶汤长时间的保持优良品质。
许多爱壶善饮的茶友,在获得紫砂壶,经过“开壶”保养、去除砂壶土腥气之后,会用多种茶叶试壶,最终根据喜好决定此壶今后泡哪种茶,做到“专壶专用”。
平时泡茶依照茶的种类选壶,“一壶事一茶”,严格区分,可以品味出所泡之茶中包含的最原始的茶香。
紫砂壶怎么“养”
紫砂新壶初始泡茶时,由于壶体本身的特性,浓郁的茶香留在壶中,壶的表面往往会积有茶迹,这时用“养壶毛笔”或“软的牙刷”刷洗新壶表面保持清洁,即为所谓“茶汤养壶”。
明代周高起(约在1644年)在《阳羡茗壶系》说:“壶入用久,滌拭日加,自发黯然之光,入手可鉴,此为书房雅供。若腻滓斑斓,油光烁烁,是曰和尚光,为贱相。每见好事家,藏列颇多名制,而爱护垢染,舒袖摩挲,惟恐拭去,曰:吾以宝其旧色尔。不知西子蒙不洁,堪充下陈,否耶!以注真 茶,是藐姑射山之神人,安置烟瘴地面矣,岂不舛哉。”
意思就是说,紫砂壶用久了,要注意用后洗涤,保持洁净,并经常搽拭摩挲,假以时日,壶体就会渐起亚光,越用越亮,也有人称为“包浆”,可以亮到什么程度呢?可以亮到手伸过去,可映出隐约的影像。
但是如果壶身满是茶叶渣滓以及手上的油汗,这就叫做“和尚光”,这是下品。有很多附庸风雅的人家中陈列很多紫砂,却不舍得擦洗茶垢、油腻和污秽,还辩解说:“这样做是为了保护那难得的旧色!”其实这好比是西施蓬头垢面,把档次拉低了。假如用清洁剂一洗,亮光随即退去,露出一块块的疤痕,很影响美观。
所以,切勿把油污垢物沾上壶身,保持壶的洁净,才能养出好壶。
宜兴紫砂壶,经过久用、久养的功夫培养,养成后浑圆脂润,方敦厚重,珠玑隐现,肌体丰满,亚光宝气,似玉洁莹。像是撩开了神秘的面纱,看到完美肌理的真容。
养壶居然养出了和尚光!我还以为是包浆
养壶居然养出了和尚光,却还以为是包浆,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说法呢?
北宋梅尧臣「宛陵集」有云「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华」
此句不仅显示了文人对紫砂壶曼妙情怀的诗意颂赞,另有「泛春华」一词许是对紫砂包浆的最早描述。
那什么是包浆呢?
「阳羡茗壶系」有言
「壶经久用,涤拭日加,自发暗然之光,入可见鉴」
「茶笺」有言
「摩掌宝爱,不啻掌珠。用之既久,外类紫玉,内如碧云」
简单来说,刚出窑未经过任何抛光处理的紫砂表面有一种毛躁的质感,颗粒感很明显,泡养一段时间之后,则壶表面会变得温润,但是又与抛光后的那种光滑的玻璃质感完全不同。
养壶的养出效果
紫砂壶使用经久,通过泡茶用壶、养壶,自发黯然之光,入手可鉴,更显示紫砂壶自体妍丽的肌理美,登大雅之堂,此为包浆。
即壶身表面泛亚光,有温玉之感,在紫砂的使用中感受紫砂日渐温润的变化,也是饮茶用壶的乐趣。
错误的包浆
「阳羡茗壶系」亦云
「若腻滓斑斓,油光烁烁,是曰和尚光,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、惟恐拭去日吾以宝其色尔,不知西子蒙不洁。堪充下陈」
意思是壶身上满是茶叶的渣滓和汗手的油腻,斑纹灿烂,油光烁烁,这就叫做和尚光,一般也叫作贼光。
壶身特别光亮
在养壶的过程中,若是用茶汤经常浇淋壶身,且不清洗擦拭;
或是手上有油污未洗净却常摩挲;
亦或是每日用毛巾沾茶水长久擦抹等;
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壶身表面光亮,而误以为包浆,这种的形成的实际上是和尚光。
壶身养花
并且,这样也易将壶表养花。
这种并不是正常养出的包浆,而是壶身积累的油亮茶垢,并不是黯亚光,而是光亮如打蜡般,呈现的是一种不正常的光亮。
爱壶者切忌和尚光,万勿用油手、油布在壶身揩擦。
正确的养壶
要想快速养出包浆,其根本在于泥料的品质,其他外力的手段都是无用的,养壶是一件要有耐性的过程。
养壶也是一种养心。
勤用勤泡
正确的养壶方法,即是注意勤用勤洗,包浆是壶自然的变化,只要日久使用,任何壶都可以养出来。
但无论是浇淋还是把玩,事后都要注意清洗干净。
用壶之前将手与壶都洗净。
每次用完壶之后,也要清洗干净放置阴干,以备使用。
取茶洗净
茶垢养壶说则根本是不可取的。
切记莫为了包浆而养壶,紫砂壶的包浆过程乃是融入了时间的打磨和玩壶者情感的渗入。
在喝茶的过程中,品赏把玩,放松身心的同时,壶也日渐温润,则对壶的喜爱尤甚,这才是正确的玩壶、养壶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