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道杯最早起源于汉代的酒器。其意义被现代茶道所使用,引申到茶道中。
据传,“公道杯”这个名字来源于朱元璋的一场庆功宴。
那年御窑厂烧了一批九龙杯,进贡给了朱元璋,朱元璋甚为喜爱,决定用来喝酒。江山大定后,在一次宴会上,朱元璋想给不可一世的元老们一定的震慑。于是吩咐,在喝酒时,这几位元老大臣一并斟满。其他大臣的酒杯中则只有少量御酒。
待到饮酒时,其他大臣却高高兴兴地喝了酒,而那几位被“特殊照顾”的大臣,酒杯中竟一点酒也没有了,十分的尴尬。
这九龙杯造法特殊,用来盛酒时,只可浅平,不能过满,否则杯中的酒会全部漏掉,一滴不剩。朱元璋觉得这九龙杯盛酒十分公道,于是为之取名“公道杯”。
公道杯有“知足者水存,贪心者水尽。”的含义。也符合《易经》中“谦受益,满招损”的中国哲学思想。
在茶席上,公道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。除了一部分绿茶,和泡茶已然十分纯熟的潮汕茶人外,大多数茶叶的泡饮过程,都需要用上公道杯。
茶席的公道杯主要起到一个分流的作用。泡茶时,公道杯可以的茶汤更快的冷却,保持茶席桌面的整洁。更重要的是可起到分流浓淡,匀汤厚薄的作用。同席分饮,使得大家所得茶汤浓度相近,滋味一般。倾倒从容,举止典雅,一碗茶汤端出。盏前不分你我,杯中无论高低。
公道杯的材质很多,绝大多数是玻璃,陶瓷等。纯银打造的公道杯,是近年以来喝茶圈的新宠。银质同样具备观汤色的效果。银本身具有一定的除菌性,在保障饮茶健康的同时,不沾染任何的茶汤,还原茶汤最纯粹的味道。在使用完后,清洗起来更加方便,因而也被越来越多的茶人所接受。
银壶公道杯最常见的有侧耳和横手两种,握式公道杯由于银本身极强的导热性,极容易烫手,故而少见。
公道杯蕴含着茶人的心意,也在最重要的管控把控着茶汤的口感。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与繁荣,茶逐渐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挑选一把精致的公道杯,不负爱茶的美好时光。
发表评论